电气化工程项目。一般分三阶段设计,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初步设计应根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编制,技术设计应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施工图应根据批准的技术设计编制。
下面介绍一下设计阶段的设计步骤及内容:
1 设计步骤
接受任务:根据任务书,了解设计任务的政治、经济意义,国家要求的输送能力、电气化范围、牵引定数、机车类型、机车交路、通信信号方式和建设时间等。
收集资料:经济行车资料、线路纵断面图和车站地形图、电力系统资料。
现场调查研究:牵引变电所所址勘查,落实电源,主要电气设备调查。
方案比选:根据收资和调研结果,提出两至三个方案,并推荐一个。
2 设计内容
确定主要设计原则。牵引变电所分布方案,牵引变压器的联结形式,牵引变电所的检修运输方式和牵引变压器的备用方式,牵引变压器容量,电力系统向牵引变压器的供电方案,牵引网的供电方式,通信设计部门提供的电气化铁路沿线路内外通信线路的情况,为提高某些困难地段的牵引网电压水平而采取的补偿措施,无功及谐波补偿方式,枢纽地区的供电方式,考虑与相邻铁路电气化的关系,除了确定是否需要预留牵引变压器的容量、台位以外,还要考虑是否需要预留馈电线间隔等。
方案比选。牵引变电所的布点合理性,牵引变压器的选用容量及容量利用率,牵引网的最低电压水平,牵引供电系统的电能损失,电力系统的送变电工程及投资,对电力系统及通信系统的影响程度,电气化工程投资和运营费用等。
3 提供资料
向牵引变电所专业提供的资料:牵引变电所、开闭所、分区所、自耦变压器所在的位置,一次接线,变压器容量和联结形式,牵引变电所的馈线数量,开闭所、分区所、自耦变压器所的进出线数量,供电臂的相序,串联和并联电容补偿装置的参数,馈电线继电保护需要的供电臂瞬时最大负荷电流及相应的牵引侧母线最低工作电压,牵引网的短路电流,接触网的电分相和电分段等。
向接触网专业提供的资料:接触悬挂截面,加强线的截面和位置,有吸-回装置的区段,吸流变压器、回流线和吸上线的参数和位置,AT供电方式区段,自耦变压器、正馈线和保护显得参数和位置,牵引网短路电流,接触网的电分相和电分段等。
向通信专业提供的资料:对通信线产生不利影响的负荷电流和短路电流,供电臂最大负荷电流和列车平均电流,供电臂的相序等。
设计方案的落实。征求运营单位(铁路局)和电力部门的意见,与上述单位一起,对牵引变电所的场地和接线方式进行最后的落实工作,并与电力部门换文确定场地和接线。
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参加初步设计鉴定。
4 初步设计组成与内容
总说明书包括:
电力系统情况及对牵引变电所的供电方案;
牵引变压器类型及备用方式;
牵引变电所向接触网的供电方式;
按省划分的用电量及需用功率;
供电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
负序电流对电力系统影响的估计;
无功补偿方案及滤波措施;
牵引供电系统分册包括:主要设计原则及技术条件,供电方案,电力系统,方案比选集及技术经济指标,存在问题;
附件,有关协议、纪要及公文,图纸目录;
附图,牵引供电设施示意图,接触网供电方式示意图。
更多推荐
友情链接